
近年来,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基本政策框架下,在金融管理部门、各级地方政府、金融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,差异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,多层次机构体系基本建立,专业化服务机制不断健全,创新型业务产品持续涌现,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。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,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,小微企业“缺信用、缺信息、缺抵押”的根本症结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,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体上依然面临成本高、风险大、供需不匹配、财务可持续性不强等全球共性难题。在我国全局性、系统性地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任重道远。下面,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思考,就如何改进和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谈几点认识,供大家参考。
IT业最受欢迎,金融业薪资最高《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》涉及四大一线城市及多个新一线城市,人群覆盖专科以上学历的2019年高校毕业生。由于IT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,行业整体收入较高,吸纳就业能力较强,因而受到高校毕业生欢迎。报告显示,计算机/互联网/通信职业最受毕业生欢迎。
人民币节后补跌2月11日,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.7495元,较前值下调414个基点,下调点数为2018年7月下旬以来最大。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亦大幅低开。Wind数据显示,1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报6.7622元,较前收盘价低231个基点,随后盘中接连跌破6.77、6.78关口,截至北京时间16:30收盘报6.7804元,刷新1月24日以来新低,较上一交易日跌413个基点,创2018年7月2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。
利益驱动,骗保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初,有媒体通过暗访发现,安徽某医院为了套取医保资金,唆使医护人员在检查、诊断、住院等环节造假,患者只要有社保卡,得什么病、拿什么药、谁来体检,都可“点单”。前不久,有媒体报道鞍山市某医院原院长以“创收”为名,要求全院职工“拉人头”住院,通过伪造虚假病历、住院治疗费等方式,共虚报医疗保险住院统筹拨付款6407万余元。
国内资金方面,证监会一次放行了14只养老基金的募集要求,一些企业年金以及社保资金也将陆续进入市场,上市公司公告的回购股票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,即产业资本已经开始陆续进场。免责声明: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新浪立场。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银行业三季度数据:普惠型小微贷款大幅增长银保监会19日发布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,银行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。截至9月末,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(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、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)余额为33万亿元,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9.8%。